近日,騰訊安全聯手中國人民大學,共同發布《2014年度互聯網安全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目前社會民眾對互聯網安全的感知整體只算是及格水平,未來必須提升相關安全意識才能促進整體社會的網絡安全感。
“當我們去年提出’安全連接一切’戰略的時候,一下子打開了’安全’的邊界”。騰訊公司副總裁丁珂指出,新時代的“互聯網安全”已經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復雜多變的社會問題,并且涉及各行各業,滲透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喚醒普通網民的互聯網安全意識,是騰訊安全應盡的社會責任,所以我們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發布一份有‘溫度’的互聯網安全報告,用數據描繪網民的安全感”。
有意思的是,這份根據騰訊安全數億用戶調研出來的互聯網安全報告,清晰地刻畫了容易中毒的“高危人群”畫像:盡管男人比女人更注意網絡安全,但實際上男人的中毒風險卻是女人的4倍;60歲以上老人最容易受騙;月收入低于1500元的“屌絲”屬易中毒高危群體。
社會安全感處于“正能量”水平
《報告》指出,通過相關問卷分析,被調查用戶中男性群體對互聯網安全的整體社會感知度為62.8,女性為62.2(滿分是100分)。說明目前社會民眾對互聯網安全的感知整體是正性的,整體社會安全感處于正能量的水平。“但也可以看出,這個值只算是及格水平,未來必須提升相關安全意識才能促進整體社會的網絡安全感。”此外,網民學歷越高,網絡安全感知越低;城市化水平越高,網民的網絡安全感知也越低。
那么,網民們都擔心什么樣的網絡安全問題呢?《報告》顯示,網民最擔心泄漏的信息類別是網銀信息(53.8%),其次是身份信息(23.7%),再次是網站賬戶密碼(16%)。網銀主要涉及到民眾的資金安全,所以擔心程度最高;身份信息涉及到民眾的個人隱私,因此擔心程度也較高,再次是網站的賬戶密碼安全問題,因為和自身實質利益關聯度不高,因此相對較少些。
其中,男性相較于女性,更擔心泄漏的信息類別是身份信息;女性在網站賬戶密碼、私人照片等方面的擔心程度則更明顯高于男性。10-19歲的青少年最擔心泄露網站賬戶密碼;30-39歲的中青年最擔心泄露網銀信息;40-49歲的中年用戶則最擔心泄露私人照片。
電腦被“彈廣告”最流氓
《報告》數據顯示,騰訊反病毒實驗室在2014年全年新發現電腦病毒數為1.35億個,較2013年增加了31.9%,較2012年增加了49.4%。無論是從絕對值還是變化數看,電腦病毒都呈不斷更新、持續增長的態勢。
2014年最“惡”的電腦病毒是哪類呢?騰訊反病毒實驗室列出了電腦上感染最多的前十位病毒類型為:彈廣告、盜取QQ帳號及密碼、刷流量、Rootkit、篡改或鎖定主頁、惡意注入、惡意下載器、盜取游戲帳號及密碼、后門或遠程控制、劫持瀏覽器。其中彈廣告被報告頻次最高,占到了病毒總數的20%,網絡瀏覽是電腦用戶的最主要使用的應用。《報告》指出,彈窗廣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常常利用用戶對彈窗廣告已經習以為常的社會心態,故意誘導用戶去手動關閉該彈窗,實現通過廣告木馬強迫用戶訪問其惡意推廣網站和傳播病毒的目的。
手機“消耗資源”最頭痛
而在手機端,截至2014年,騰訊手機管家四年來公布的安卓病毒包總數為193.49萬個,其中2014年新增病毒包總數100.33萬個,較2013年增長31.4%,較2012年增長5.3倍。
騰訊移動安全實驗室數據現實,2014年手機端感染最多的病毒類型為:資費消耗、隱私獲取、惡意扣費、流氓行為、誘騙欺詐、遠程控制、惡意傳播和系統破壞等。其中資費消耗類病毒被報告頻次最高,占到了病毒總數的54.5%。“一方面因為資費消耗病毒對于病毒傳播者來說是一種比較直接的牟利手段,停駐在手機后臺,耗費流量、系統內存,造成用戶的使用不適,是用戶最為頭疼的病毒,這類病毒成為傳播最為活躍的病毒類型之一;另一方面也因為資費消耗病毒會直接造成手機用戶的財產損失,用戶對這類病毒比較敏感,舉報也最多。”《報告》認為,隨著電子商務向手機端轉移和手機支付功能的興起,手機病毒引起的資金損失將成為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保障用戶的資金安全,將成為手機安全的重中之重。
男人比女人更警惕,但更受傷
通常情況下,男人比女人更懂互聯網,也更懂得應對互聯網安全問題。但諷刺的是,《報告》對中毒人群的“畫像”分析卻又是另一番景象——面對病毒,男人比女人更受傷。
《報告》顯示,男性在互聯網安全防護方面行動力比女性更高。以是否安裝殺毒軟件為例,男性安裝了殺毒軟件的比例為92.5%,高于女性的90.5%;在線支付安全的防護行為方面,62%的男性會提前檢查網址,謹防欺詐,但僅有49%的女性付諸行動;在垃圾短信、垃圾郵件的處理問題上,女性更傾向于不理會或看完刪除,而男性更傾向于立即刪除,以防止病毒,或設置垃圾郵件過濾并刪除。
不過,根據騰訊反病毒實驗室和騰訊移動安全實驗室數據,電腦端中毒用戶中81%都是男性,手機端受害用戶中75%都是男性。男人的中毒風險竟然是女人的4倍!《報告》分析認為,由于很多病毒均是以色情信息、應用程度等偽裝而傳播的,而男性多喜歡以上新鮮刺激的信息和技術控,更加容易感染相關病毒,并受到傷害。
屌絲、單身、性格外向傷不起
《報告》還總結了中毒“高危人群”的特征:收入較低、年輕單身、性格外向。工薪階層很容易成為網絡安全的受害者;收入集中在1000-1500元,屬于屌絲群體;未婚人群的受害可能性更高些;性格特征感性外向者,受害的概率也更高一些。
《報告》分析,屌絲群體主要是一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這類群體有著一夜暴富的憧憬和沖動,因此對網絡上的各種信息,甚至是色情信息也比較關注,往往容易被騙。性格外向者一方面很開放,對各類信息都很感興趣,好奇害死貓,同時也喜歡追求感官的刺激,易成為偽裝成色情等信息的侵害對象。
上午防騷擾電話,下午防垃圾短信
除了病毒、木馬外,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往往也是困擾手機用戶的“老大難”。《報告》基于騰訊手機管家的數據分析,一天中騷擾電話最密集的時間是上午10時,而垃圾短信最瘋狂的時段則是午后14-16時。
這就很容易可以理解為何很多白領抱怨“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接聽騷擾電話。《報告》分析,騷擾電話集中在上午10時爆發,跟社會大眾的工作時間是高度一致的,因為廣告推銷類的騷擾電話很多是人工完成的,比短信更加可控。而垃圾短信主要集中在午后14-16時爆發也與人們的作息時間基本一致,“發布垃圾短信的主體對用戶的心理相對比較熟悉,知道手機使用的活躍周期主要集中在中午以后,上午剛工作,忙著各種事情,但隨著中午以后,用戶相對處于放松的心情,對手機的接觸明顯高于上午,這時發送垃圾短信更可能引起用戶的關注”。
提升網民安全意識任重道遠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4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4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到6.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6.9%。其中手機網民達5.27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比例提升至83.4%,手機網民規模首次超越傳統PC網民規模(80.9%)。但是,中國網民在性別、年齡、學歷等方面的結構復雜,導致網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呈現參差不齊的現象。
《報告》分析,首先大量用戶使用習慣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如:在不同的電子商務網站或SNS平臺使用相同的賬戶名和密碼設置,在網絡上隨意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其次,并非所有用戶都能意識到安全問題的發生,很多用戶對已發生的網絡安全問題漠不關心、毫不知情,有些用戶遭遇安全事件以后,選擇不讓外人知道,而非向他人預警。此外,對于個體用戶而言,不可能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精力去關注可能給自己系統帶來威脅的安全漏洞。普通用戶的專業知識不足,與黑客高超的隱蔽技術形成對比,加劇了網絡安全的風險。
因此需要權威信息的引導和第三方專業機構的協助。同時,也對騰訊等互聯網領軍企業,主動承擔起提升網民安全意識的重任。